2025/8/14 发表于1天前 128
最近,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、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《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管理办法》),这份包含了几十条新规的文件中,却藏着几条关键变化,且与每位海外华人的钱袋子息息相关!
新政核心变化
1. 境外汇款额度降低,超过五千就需核查
文件中第34条第二款明确规定:金融机构和从事汇兑业务的机构,为客户向境外单笔汇款超过人民币5000元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时,应当核实汇款人身份。若发现客户涉嫌洗钱或者恐怖融资的,无论汇出资金金额大小,金融机构都应当采取合理措施核实汇款人身份。
这意味着像留学生缴纳学费、移民家庭汇出生活费等高频场景均需进行身份核查,银行及支付机构将加强对资金来源的合规性审查。
2. 预付卡监管升级
文件中第16条明确规定:非银行支付机构以开立支付账户等方式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,以及向客户出售记名预付卡或者一次性出售不记名预付卡人民币1万元以上的,或是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情形,应当开展客户尽职调查,需登记购卡人身份信息。
3. 匿名账户全面禁止
文件中第8条明确规定:金融机构不得为身份不明、冒用他人身份或要求匿名/假名账户的客户提供服务或交易。
同时,文件中多条款项规定,所有金融机构需登记客户有效身份证件信息并留存复印件,这其中包含移民群体生活中常涉及的几大板块:
开立银行账户(第九条)
购买投资型保险(第十二条)
证券/基金交易(第十一条)
非银行支付(第十六条)
4. 高风险国家/地区交易限制
对于来自国际反洗钱组织认定的高风险国家/地区的客户或交易,文件中第40条要求金融机构加强该类型的交易监测,必要时可拒绝服务或终止业务关系。
这意味着什么?
根据《管理办法》起草说明,该文件旨在落实《反洗钱法》要求,细化客户尽职调查和记录保存规定,应对反洗钱国际评估要求,并提升尽职调查工作有效性。
相关人士指出,在全球化背景下,中国积极履行国际反洗钱义务,也反映了监管对金融安全与稳定的重视。事实上,我国对非法资金出境的打击,早已织就一张严密的法网。
2007年实施的《反洗钱法》就明确,金融机构必须对客户进行身份识别和尽职调查,大额或可疑跨境资金需上报央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,交易记录至少保存5年,违规机构最高可被吊销执照。
而在刑事层面,《刑法》中的洗钱罪、非法转移资金罪、非法经营罪等等,更是给违法行为戴上了“紧箍咒”。
对于海外华人影响较大的小额汇款监管,早在之前,国家并没有明确的条款限制,但却被一些人“有意利用”,长期持续地采用“蚂蚁搬家”式的方法,一点点将资金转移海外。新规对此直接“三令五申”,无论金额大小,只要涉及可疑交易,身份核实这道关都绕不过去。
政策若实施,将面临什么影响?
对于计划移民或留学的家庭而言,新规将带来实质影响:
小额资金出境难度增加:以往通过多笔小额汇款规避监管的做法将受到限制。单笔超过5000元的境外汇款均需身份核实,拆单汇款将面临高额手续费,且“多次拆分会引起监管关注”。
年度购汇额度管控更严:虽然个人每年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未变,但通过“蚂蚁搬家”方式绕开额度限制的操作空间被大幅压缩。外汇管理局明确规定,分拆逃汇行为将面临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。
资金来源证明要求提高: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勤勉尽责,遵循“了解你的客户”原则,识别并采取合理措施核实客户及其受益所有人身份。这意味着办理大额跨境汇款时,客户可能需要提供更详尽的资金来源证明。
25fall及以后赴英的留学生们注意啦!英国签证正式迈入“无纸化”时代!
从7月15日起,学生签、工签等主申请人将不再获得护照贴签,全面启用电子签证(eVisa)。
2025/7/18 发表于28天前 189